如今似盧植這般的大漢忠臣還有很多,他們都蟄伏著,靜觀朝中變化。
曆史上即便是麵對董卓的刀斧加身,他們亦不曾妥協,隻不過這一次,他們麵對的人變成了何進而已。
何進自己也冇想到,即便如此猥瑣發育,卻依舊改變不了十常侍被削弱之後,以他為首的外戚集團一家獨大的局麵。
現在朝中看似風平浪靜,實際卻暗流湧動。
除去這些所謂的大漢忠臣們,世家之間的交流也更加頻繁。
畢竟十常侍削弱後,與他們為伍的各級官員大多也是被逐出朝堂,這突然分出來的權力蛋糕,大家都想吃上一塊。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何進現在看似位高權重,卻也是孤家寡人,稍有不慎,便可能是萬劫不複的結果。
手下除去曹操、張遼等寥寥幾人外,就再冇有多少可以信任的嫡繫了。
現在,新朝初定,權力有待重新分配,整個朝堂甚至是全天下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好在何進對於這些也不是完全冇有心理準備。
從他魂穿以來,從他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一刻起,他就明白,這一切隻是必然。
除非他願意擺爛一生,否則,就遲早會站在很多人的對立麵。
其實何進也不像盧植等人擔憂的那樣,受後世思想熏陶的他,對劉辯或許冇有多少忠誠與敬畏。
但要像前輩王莽那樣篡漢自立,他顯然也冇多大興趣。
他隻是個普通二十一世紀宅男,對於所謂至高無上的皇位,並冇有什麼執念。
甚至魂穿在何進身上之後,他也隻是想要重振漢庭雄風。
隻是與朝中一些理想主義者不同,身為華夏兒女,他隻是不願看到如曆史上那般諸侯征伐,死傷無數。
最後漢人元氣大傷,落得個五胡亂華,衣冠難渡罷了……
得益於何進的亂入,光熹元年最終也將有驚無險的度過。
漢室繼續苟延殘喘,冇有如曆史上那般因為宮亂與戰爭而傾頹。
朝中有何進等一眾大臣的維繫,劉辯的新朝也逐漸穩定住了局勢。
雖還來不及輻射到地方,但也足以讓一些大漢忠臣鬆一口氣。
何進雖談不上忠臣,卻也對這相對穩定的局勢感到滿意,因為這將更有利於他逐漸壯大自身實力。
朝局初定,一些人事的變更也是無法避免。
於是在過去的這幾個月裡,以何進與袁隗為首的輔政大臣開始插手朝堂與地方的一係列人事調動,以圖壯大自己的勢力。
袁隗自不用說,動用世家的影響力,請求天子任免了不少的袁氏門生故吏。
除去之前出任渤海太守的袁紹外,袁紹的堂兄袁遺也被任命為山陽太守,出鎮地方。
加上朝中本就已高居九卿(太仆)之位的袁基,手握兵權的中郎將袁術,以及三公之一的袁隗本人,袁氏在劉辯朝的影響力又更進了一步。
而為了繼續鞏固袁氏的力量,袁隗又扶持了一大批袁氏門生。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將韓馥扶上了冀州刺史的位置,韓馥此人無甚大才,又性格懦弱。
由他坐鎮冀州,以後冀州還真不知道他是刺史還是袁紹是刺史。
當然,冀州本就是何進私下許給袁隗的條件,對此,他也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